湖南文理学院应用化学重点学科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方向简介


类别: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技术  点击数:  录入时间:2013/12/05
 

研究梯队:本学科方向现有教授2人,副教授2人,讲师5人,实验师高级1人。学科队伍中5人拥有博士学位,1人拥有硕士学位。该研究梯队学位、职称结构合理,研究方向统一。

 

主要研究内容通过实验对草料制浆留硅剂及其蒸煮方法的选择进行了探讨,并对造纸碱回收制备沉淀碳酸钙的苛化方法、工艺条件和装置研究;对电镀废水中泡沫镍混合电镀废水的处理进行了研究,设计了相关工艺、研究了相关工艺参数对去除效果的影响;设计并合成磁性纳米荧光探针,将其应用于环境中重金属的检测;考察污染物在土壤-植物体系中迁移与转化特征,为其生态风险评价和污染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本方向的研究特色:立足企业需求,着力解决企业生产中出现的问题和难以解决问题;将理论研究与实际工程处理相结合,二者相得益彰。

 

主要成果和突破两年来本方向在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立项和论文发表方面均取得较大突破:

1)通过以上内容研究,将研究所获得的科技成果转化针对企业进行转化,针对常德力元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的技术问题进行研究,并转让成果1-电絮凝-生物材料吸附联合处理泡沫镍混合电镀废水新技术的研究与应用(杨基峰主持);同时申请了三项专利:一种草类原料制浆的留硅剂及蒸煮方法(刘北平,2012.9.28);一种造纸碱回收制备沉淀碳酸钙的苛化方法及工艺装置(刘北平,2012.9.28);一种造纸碱回收制备沉淀碳酸钙的苛化装置(刘北平,2012.9.28);

2)催化剂的有效设计是限制燃料电池技术发展水平的主要原因之一,而实验手段搜索的成本高,采用计算机技术为基础(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的搜索氧化还原反应催化剂方式,极大减少实验上测试催化剂的数量,提高了寻找催化剂的速度。两年来获得基金资助如下:密度泛函理论用于Cu单晶和合金催化剂表面CO2电化学还原反应的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21203048);Cu基催化剂表面CO2还原的密度泛函理论计算研究(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No. 13JJ4101);Cu单晶电极表面CO2还原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湖南省教育厅一般项目,No.12C0832)。

3) 研究了药物在土壤-植物体系中迁移转化规律,确定药物在相关体系中的迁移特征,确定影响其分布主要控制因子;通过设计磁性纳米荧光材料,确定实验具体路线,考察具体参数,初步合成了相关材料;应用芬顿试剂处理制药废水,确定相关比例,获得最优条件。通过以上研究,获得一系列基金资助,分别如下:近红外磁性纳米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其对重金属的检测、分离一体化研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o. 21342012);土壤—植物体系中抗生素磺胺嘧啶的迁移特征与生物效应(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No. 13JJ3115);高灵敏度、高选择性荧光分子探针的合成及在生物体的应用(湖南省教育厅一般项目,No. 11C0917);磁性纳米粒子负载比率型荧光探针的合成及其在环境重金属检测中的应用(湖南省教育厅一般项目,No. 13C635.

4)相关研究成果部分已论文的形式发表,共发表论文25篇,其中SCI收录6篇,EI收录3篇,中文核心11篇。

版权所有 湖南文理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 地址:湖南省常德市洞庭大道3150号 邮编:415000 电话:0736-7186115

Copyright © Hunan University of Arts and Science All Rights Reserved